momento mori

这篇日志写了好几天,因为实在太百感交集,连标题都无法决定到底是用咆哮流还是文艺流。

跟其他读者一样,我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死亡这一个选择。身为并不会每天经受生死考验的普通人,大多数人都秉承好死不如赖活、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死如灯灭再无回头路的人生信条,在这样的现实世界里,死亡被衬托成了最难以逾越的终结。

道理我都懂,但等待时间漫长得快要变成笑谈的便当真正降临的时候,还是会难过。正是因为这个角色在漫画里呈现出的人生太优秀太精彩,使得生命对这样的人来说并不只是活着而已,所以才让我这个肤浅的读者越发产生出希望他永远不死永远灿烂的幻想。

冷静下来想想,死亡几乎是埃尔文史密斯这个角色唯一的自由选择。只要意志还清醒,他就只能以调查兵团团长的身份活着,必须也只能承担为人类打拼出不至于灭亡的未来的重任,虽然他的职业属性决定他随时会死,但只要活着,他的人生就不属于自己。只要意识还清醒,他就只能选择同意打针,不然就等于将领导部下承担失败后果的责任丢给阿明这样“只有15岁的少年”。也就是说,打针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可以”、“优先”的自由选项,而是“只能”的唯一选项。

然而对埃尔文来说他自己的死亡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如果不是看84话我甚至都没想过他也有这样任性的权利。我完全可以接受他是个普通人,有爱,有恨,有恐惧,有希望,有愧疚,有坦然,但只有死亡的权利,我从没考虑过他也可以有。中岛美嘉的那首《僕が死のうと思ったのは》以前在同人里用过,之前我都认为也就是同人里才能这么矫情,原作里的埃尔文作为一个领袖,他的人生观在我心中不该如此消沉。现在只觉得,这首一般人听后确实不怎么想活的歌,这首可以听出来是一个对人生太过认真的人对死亡的态度的歌,用来描述这个人太合适了。

原来埃尔文一直就很想死,也许遇到利维这些信任他的同伴之后,在责任感的鞭策下努力让自己活下去,但最终还是把终结自己生命的特权交到利维手上:“曾经的我也想一了百了,你的出现让我对这世界有了一点喜欢”、因为我喜欢你,所以同意让你放我去死。

……这简直比阿克曼家祖传的病娇还要病。


虽然在私人情感方面,埃尔文是一个这样病的人,但在大义和事业层面,他并不欠人类什么,即使在他的自责中,在弗洛克这样的新兵心中,他都应该为包括干部组在内的所有调查兵团的阵亡士兵的死负责,将生命继续献给全人类。我们都太习惯用一个绝对优秀的标准、用身为士兵和团长的大义去要求这样一个不过是肉体凡胎的人。

最近看了这么多谏山访谈,感觉作者也许是想通过这部作品向读者证明“死亡原是一种非常私人的特权”,这种权利并不应该依托于当事人人生在世时的属性而存在。比起生存,死亡似乎要更艰难,被生在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太多努力,但决定去死则需要太大的勇气。说到底,已经死去的人永远无法感知死亡,而活着的人则永远无法体会死亡真正降临到自己身上之后的感觉。煎熬着我们的心的总是爱着的人的死亡,也许就是生存的昂贵代价。


说到“爱着的人”,整部进击当中没有谁比利维更有资格担得上被埃尔文“爱”着了,无论是从同人cp脑角度出发的“爱”,还是作者所说的“bromance”的爱。利维其实也没有选择,虽然看似他有一个强大的复活挂拿在手上,但这个复活针剂打下去并不是让被注射的人从奄奄一息到身体倍棒吃嘛嘛嘛香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而是成为一个要靠生吞巨人活下去的介于人类和巨人之间的生物。在是否敢于接受这一生存状态的问题上,我并不否认埃尔文有这个勇气,但对他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祖传外挂也没有特异体质的现实系的普通人类来说,以那样狰狞的面目吞下巨人再变成巨人然后靠这种后天服食得到的外挂去打赢敌人,是对他肉体和灵魂的双重侮辱。他是一个纯粹的人类,头号团厨的利维不会想玷辱这种纯粹,身为普通团厨的我也不想。尽管对利维来说,同意埃尔文放弃生命,无异于同意把自己的心也杀了。


这是几乎每个人都求仁得仁的一章:埃尔文将处决自己性命的权利交给了利维,并坦然地接受他的抉择,去另一个世界追寻自己的儿时梦想;韩吉和新兵基于对埃尔文的信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利维接受了埃尔文的委托实现了自己最大的私心将埃尔文从这个活着就是恶心的世界里解脱了出来,并实践了自己当初入团时“我要杀了你”的话;艾伦和三笠不择手段践行了对朋友的殷切关怀;阿明成了通过勇于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来获得常人没有的东西的后继人。

通过利维和新兵之口,将埃尔文之于其他人何止一百万倍的重要性体现出来,通过这一回的剧情安排,也让他逃过了必须要承担这种打针之后难免的“跟年轻人抢针剂”的道德谴责;贝特在极度恐惧和对宿敌的求饶中死无全尸,埃尔文虽然重伤但表情放松神态安详面容整洁三肢健全,在以刻画死无全尸型充满丑陋真实感的死亡而著名的进击世界里简直绝无仅有感天动地。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肉体层面,一个喜欢的角色被作者善待至此,即使梦想未竟,又夫复何求。


看完84的那几天,脑内一直回旋着那段著名的“老兵不死,他们只是在凋零。”

尽管原作如此残酷,但因为团兵到干部组传达出的精神魅力和积极向上的对胜利的信心和希望,所以并不觉得看起来有多难受。甚至被干部组在内的团兵的角色所影响,我作为读者还可以用苦中作乐的精神去看这么一部其实很残酷的漫画。现在我才意识到,这个美丽又残酷的世界里的美丽不只是指年轻一代,也是逐渐凋零的老兵们,那些完全真实系人设的中年组。

这也是充满了东方美感和诗意的一章。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用东方诗句和佛道哲学来描述团兵,一来文化氛围不搭,二来我一直觉得团兵这俩人从角色属性到cp氛围都是非常务实的,不适用那些飘然的语句,结果没想到这一话给了埃尔文这样从外形到性格都充满了美漫特色的角色一个充满温柔慈悲以及诗意悲剧的人生句点。


比较神奇的是中外粉丝在对这一话的观感上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一直以为,在对事关私人自由的选择更宽容的文化环境下,大家更能接受这种“个人也应该有选择自己死亡的权利”的事。结果这次反倒是中日地区之外的读者特别不能接受埃尔文的死和利维的抉择。看美剧的时候也时常有这种感觉:男女主角要么干柴烈火,要么情感热烈,总之十分般配,然而因为一些在我看来并非无解的分歧,女方毅然选择了分手:“老公/男票工作太忙没时间陪我,于是我就跟他掰掰了”。每次看到这种剧情,我都会不由得感慨一下,为什么不再抢救一下呢,你们并没有决裂到不可能在一起的程度啊。大概也就是在这些极度重视个人情感利益的文化氛围下,果然是无法完全理解像利维这种不多解释,默默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职责的隐忍角色的吧。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因为本话剧情怒骂作者的读者,讨厌的原因则各种各样。进击实在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坚持看下去的读者可以在角色身上找到引发共鸣的三观和特质,而弃番的读者表现出的态度,几乎也可以让旁观者一眼明了这些读者的理解层次到底是怎样的。


当然这些杂音并不影响身为读者去感受作者对角色炽热的爱。在cp的一方都便当了的情况下,还可以期待作者给这个角色这个cp更深刻的挖掘,感谢谏山聚聚如此耗费苦心的杀必死,让读者从失去埃尔文生命的悲痛中恢复过来的时间能尽可能地短。能站对作者ship的cp,get到他的作品表露出的各种层次的含义,真的是一件幸事。

评论(7)
热度(81)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雨海纪 | Powered by LOFTER
上一篇 下一篇